感谢你们曾尝试赞美这残缺的世界

点击数:2022-01-01 14:14:14

这是2021年的倒数第二天。如果说明天属于意义和仪式感,那么今天还在日常区间,是柔软心灵的摆渡期,宜面对,宜和解,宜好好告别。

告别,在见面不易的疫情之年,更是一件难事。但生命有固定的长度,我们需要学会告别,与身边的亲人、朋友,与远方的陌生人,也与书本上的“诸神”。

在文化领域,亦有闪耀的群星在今年离我们而去:引领青年走进“美的历程”的思想家李泽厚;将“床前明月光”译成英文的翻译家许渊冲;在西方追寻现代中国的汉学家史景迁;诉说“诗是隐藏绝望的欢乐”的诗人扎加耶夫斯基;写下“你必须与变化相随”的作家琼·狄迪恩……

这份年度读书笔记,致他们——逝者。而“我们不会停止阅读,即使每本书总有读完的时候,如同我们不会停止生活,即使死亡必然来临。”

国内篇

·01·

“世间难再有,如此真先生”

沈昌文

1931.9.26-2021.1.10

出版家、文化学者,曾任知名文化杂志《读书》主编,被誉为“中国编辑的典范”。

在阁楼里可以做得大事,中外通例。我辈阁楼中人绝不可自怨自艾,更不必自轻自贱。要时刻想到,阁楼外有那么多眼睛望着自己,彼此相睇,心灵相通。由是之故,以后把自己写的鸡零狗碎通就叫:《阁楼人语》。

——《阁楼人语》/沈昌文 著/海豚出版社/2018

一辈子干出版,可谓读书无数。但是说到底,此读书非彼读书。读了半天,你究竟还不是文墨场中人。何以至此?说穿了,我多年从来只是为功利而读书。尽管镇日手不释卷,但一不是为兴趣,更不是求真理,而只是图出息。

——《也无风雨也无晴》/沈昌文 著/海豚出版社/2014

·02·

一生“读透一个人,做好一件事”

苏国勋

1942.2.4-2021.2.1

社会学家,最早系统性研究韦伯的大陆学者。代表作有著作《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译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存在与虚无》等。

经由通变中和的路向追求自然、人、社会三者的协调发展,是中国社会思想中最具特色的要义,也是“社会学中国化”从整体上能起到提纲挈领作用的关键部位,值得我们认真思索深入研究。离开了中华文化这一精微要义,很难摆脱沿袭已久的西方思维定式,社会学也就很难中国化了。

——《社会理论与当代现实》/苏国勋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08

作为一名具有深厚人文教养的自由派知识分子,他痛苦地感受到已不能为自己的任何一种理想找到“科学的根据”,同时由于阶级的局限,他又排除了用其他某种方式论证自己理论的可能性。简言之,韦伯以其精神面貌把西欧理性主义危机人格化了。

——《理性化及其限制》/苏国勋 著/商务印书馆/2016.03

·03·

用镜头记录火车上的

人间百态与时代记忆

王福春

1943.11-2021.3.13

摄影家,被誉为“火车上的摄影师”。代表作有画册《火车上的中国人》等。

1991年,绥芬河——哈尔滨。王福春/摄

1996,广州——成都。王福春/摄

——《火车上的中国人》/王福春 摄/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后浪/2017

·04·

文坛永远的“傻小孩”

舒乙

1935.6.2-2021.4.21

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现代文学家老舍之子。代表作有散文集《老舍散记》《我的风筝》等。

使我遗憾终身的是,在我的第一个记忆里,竟没有父亲的形象。我记住的只是可怕的老道和那扇大铁门。

——《父子情》/舒乙/1989

父亲一九四五年在长篇小说《四世同堂》里写过一个叫祁天佑的老人,他的死法和父亲自己的死法竟是惊人的一模一样,好像他早在二十年前就为自己的死设计好了模式。

——《爸爸的最后两天》/舒乙/1985

·05·

“人生一世,

不过就是把名字写在水上。”

何兆武

1921.9.13-2021.5.28

历史学家,思想文化史学家、翻译家、清华大学教授。代表作有口述历史作品《上学记》,译著《社会契约论》《历史理性批判文集》等。

如果人类历史的行程也遵循一条自然而又必然的规律,那么这个问题是可以解答的,是可以预见的。如果人类历史的行程是人类自己所选择、所决定的,即人类是创造自己历史的主人,那么这个问题就是无法回答也无法预见的。

——《必然与偶然》/何兆武 著/学林出版社/2020

我想,幸福的条件有两个。一个是你必须觉得个人前途是光明的、美好的,可是这又非常模糊,非常朦胧,并不一定有什么明确的目标。另一方面,整个社会的前景也必须是一天比一天更加美好,如果社会整体再腐败下去,个人是不可能真正幸福的。

——《上学记》/何兆武 口述 文靖 执笔/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

·06·

“教书育人、笔耕不辍,

以学术为志业”

章开沅

1926.7.8-2021.5.28

历史学家、教育学家、华中师范大学前校长。代表作有《辛亥革命史》《辛亥革命与近代社会》等。

有勇气与主流保持理性的距离,才能独立思考,不阿世媚俗,寻觅真知。我一直非常欣赏清代大儒戴震的如下名言,并将其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治学不为媚时语,独寻真知启后人。

——《章开沅口述自传》/章开沅 口述 彭剑 整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我们首先需要参与历史,亦即走进历史,理解历史,把自己重新体验并赋予生命的真正历史奉献给人类。

——《走出中国近代史》/章开沅/北京出版社/2020

·07·

“他终身捍卫爱与美,传播永恒的诗意”

许渊冲

1921.4.18-2021.6.17

翻译家,北京大学教授。在国内外出版的中、英、法文著译包括《诗经》《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等。

联大门口有两条路:一条是公路;一条本来不是路,因为走的人多了,慢慢成了路。现在走那条近路的人更多,我却不喜欢走大家都走的路。我只喜欢一个人走自己的路:在南昌,在永泰,在黄昏,在月夜,我都有我爱走的路。

——《许渊冲:永远的西南联大》/许渊冲 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21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Thoughts on a Silent Night

Before my bed a pool of light—Is it hoarfrost upon the ground?Eyes raised,

I see the moonso bright; Head bent, in homesickness I'm drowned.

——《许渊冲译李白诗选》/许渊冲 译/中译出版社/2021

·08·

“在没有胡适之的年代,

至少我们还能读到余英时。”

余英时

1930.1.22-2021.8.1

历史学家、汉学家,被西方学界推崇为21世纪的“中国史学泰斗”。代表作有《士与中国文化》《朱熹的历史世界》等。

根据西方学术界的一般理解,所谓“知识分子”,除了献身于专业工作以外,同时还必须深切地关怀着国家、社会以至世界上一切有关公共利害之事,而且这种关怀又必须是超越于个人(包括个人所属的小团体)的私利之上的。所以有人指出,“知识分子”事实上具有一种宗教承当的精神。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凭借着传统中非理性的力量来从事现代化的变革,其结果只有使传统与现代距离越来越远。

——《中国思想传统及其现代变迁》/余英时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09·

“一个不该被葡语界忘记的名字”

胡续冬

1974.10.30-2021.8.22

诗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著有诗集《水边书》《风之乳》《浮生胡言》等。

巴西之所以老是给人造成热情的印象,拥吻的习惯可能是其中的主要原因之一。拥吻在巴西如同吃饭睡觉一样,是日常生活的常规项目,如果一个人有几天没有拥吻或者没被拥吻,那只能说明,这个人的社会关系出现了严重的危机,他陷入了可怕的孤独,或者,他干脆就是被关在单身囚室的犯人。

——《去他的巴西》/胡续冬 著/中国友谊出版社/2007

一个跟海鸟厮混的男人,刚刚

从海浪迭起的午睡中醒来,就

来到了空无一人的海滩,沿着

下午三点不慌不忙的海岸线

一路去拜访他那些漂亮得让他

耻于为人的朋友们:鸟,

在单数的他和单数的海之间

矜持地抖动着天堂的复数形式的

鸟。

——《白猫脱脱迷失》/胡续冬 著/山东文艺出版社/2016

·10·

译介卡夫卡于中国学界的第一人,

“文学当助人识己”

叶廷芳

1936.11.23-2021.9.27

翻译家、卡夫卡研究专家。代表作有《现代艺术的探险者》《卡夫卡,现代文学之父》等。

那些遥远年代创造的宏伟的宫殿、陵寝、庙宇、城墙、古桥、古塔等,包含着前人非凡的智慧和巨大的辛劳,不管它毁于兵燹还是天灾,都会引起人们的痛惜,抚残体以思整体,产生心灵的震撼和共鸣,而这种震撼和共鸣就是一个审美的过程。

——《废墟之美》/叶廷芳 著/海天出版社/2017

像尼采和卡夫卡这样思想高远、审美意识超前的人,一时是很难找到同调者的,孤独成了他们的命运。尼采一方面认为“孤独是可怕的”,一方面又安于孤独,甚至追求孤独,因而被称为“孤独的狼”。

——《遍寻缪斯》/叶廷芳 著/商务印书馆/2004

·11·

美学的天空,闪耀着他的光芒

李泽厚

1930.6.13-2021.11.3

当代中国思想家、哲学家。在上世纪50年代的哲学思辨中锋芒毕露。代表作有《美的历程》《批判哲学的批判》等。

你不能藐视那已成陈迹的僵硬了的图像轮廓,你不要以为那只是荒诞不经的神话故事,你不要小看那似乎非常冷静的阴阳八卦。想当年,它们都是火一般炽热虔信的巫术礼仪的组成部分或符号标记。

——《美的历程》/李泽厚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9

鲁迅说,读中国书常常使人沉静下来。我认为,包括上述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人生最高境界的审美也具有这方面的严重缺陷。它缺乏足够的冲突、惨厉和崇高(sublime),一切都被消融在静观平宁的超越之中。

——《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8

国际篇

·01·

一代大家却新著不断

始终关注文学的现实

J.希利斯·米勒

J.Hillis Miller

1928.3.5-2021.2.7

美国文学批评家、欧美文学及比较文学研究的杰出学者。代表作有《共同体的焚毁》《文学死了吗》《小说与重复》等。

“文学就要终结了。文学的末日就要到了。是时候了。不同媒体有各领风骚的时代。文学虽然末日将临,却是永恒的、普世的。它能经受一切历史变革和技术变革。文学是一切时间、一切地点的一切人类文化的特征——如今,所有关于“文学”的严肃反思,都要以这两个互相矛盾的论断为前提。”

——《文学死了吗》/J.希利斯·米勒 著/秦立彦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2007

·02·

“垮掉派”背后的传奇

用书店点燃城市之光

劳伦斯·费林盖蒂

Lawrence Ferlinghetti

1919.3.24-2021.2.24

独立书店“城市之光”创办者,著名的“城市之光图书公司”的出版人,“垮掉派”诗人。代表作《心灵的科尼岛》。

就像我曾经说过的

爱情对上了年纪的人来说更困难

因为他们在同样的旧铁轨上

奔跑得太久了

于是当狡猾的道岔一来

他们就错过了转弯

高速驶上错误的铁轨

而快乐的守车则飞起来

而蒸汽机车司机又不能辨认

那些新的电子汽笛

于是那些上了年纪的人突然脱离生锈的岔线

它终结在

枯草丛中那里堆满

生锈的锡罐和床弹簧和旧剃须刀

刀片和发霉的

床垫

而铁轨就当场折断

在那里

尽管枕木还多维持一会儿

而那些上了年纪的人

对自己说

看来

这一定就是我们

要躺下来的地方了

——《心灵的科尼岛》|《消逝的世界的图像》/劳伦斯·费林盖蒂 著/黄灿然 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7

·03·

“他的诗歌,从心底、从沉默、

从呐呐自语中发出声音”

菲利普·雅各泰

Philippe Jaccottet

1925.6.30-2021.2.24

瑞士诗人、翻译家。其诗集中文译本有《在冬日光线里》《夜晚的消息》等。

《树》

如果眼睛从一棵冬青槲滑向另一棵

它将被颤抖的迷宫所控

将被片片光芒与阴影所控

朝向一个恰好更深的洞穴

或许,如今那里不再有石碑,也不再有缺席与遗忘

——《在冬日光线里》[法]菲利普·雅各泰 著 / 宇舒 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9-9

·04·

“试着赞美这遭损毁的世界”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Adam Zagajewski

1945.6.21-2021.3.21

波兰诗人、小说家、散文家,“新浪潮”诗歌的代表人物。主要代表作有《无止境》《另一种美》《不对称》等。

当我们短暂离别

或者永远告别我们的所爱,

我们突然会无语,

现在,我们必须为自己发言,

没有人为我们发言了

——因为伟大的诗人已经离去。

——《当伟大的诗人离去》/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05·

“他的逝世,标志着活跃于20世纪的

人类学巨匠的凋零”

马歇尔·萨林斯

Marshall Sahlins

1930.12.27-2021.4.5

人类学家。代表作有《历史之岛》《人性的西方幻象》等。

西方哲学家们,受到“社会即为控制个人的东西”这一观点的激发,已三番五次地将社会的起源与国家的起源混同起来。从民族志角度看,这种论点无疑是荒唐的。人类学已探知的绝大多数社会,包括那些历史悠久的史前型社会,大多数能生存至今而不需要国家的帮助。

——《人性的西方幻象》/马歇尔·萨林斯 著/赵丙祥等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9

·06·

“我只是在我身体之中才存在于世”

让-吕克·南希

Jean-Luc Nancy

1940.7.26-2021.8.23

法国哲学家,师从现象学家保罗·利科。代表作有《无用的共通体》《素描的愉悦》《我有一点喜欢你》等。

“素描召唤一个人去再现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一种自发的品味和快感,一种抓住心灵并引导双手的欲望。”

——《我有一点喜欢你》/让-吕克·南希 著/简燕宽 译/新星出版社·三辉图书/2013

·07·

“她来自瑞典,

但只偏爱汉字与古琴”

林西莉

Cecilia Lindqvist

1932.6.4-2021.9.26

瑞典汉学家。代表作有《汉字王国》《古琴》《另一个世界——中国记忆1961-1962》等。

“火”字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它的最初形式是“山”字。猛一看人们可能有点儿不信。但是当人们坐在火前,看着熊熊火焰照亮黑暗的时候,就会感到这个形象是正确的。山和火。山是宇宙中熄灭的火焰,火是岩中燃烧的山。

——《汉字王国》/林西莉 著/李之义 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7

·08·

“她将平淡的生活

写成精彩的故事”

山本文绪

やまもと ふみお

1962.11.13-2021.10.13

日本小说家。代表作有《自转时公转的都小姐》《蓝另一种蓝》《一切的一切,都交给时间吧》。

讨厌的东西不能说讨厌,喜欢的东西不能说喜欢,这样活着活着,人就会弄不明白真实的东西。需要在某个地方悄悄地、坚定地提醒自己“这不是我的真实感受”。这也许是一种自卫手段,为了保护无法言说的“真正的自己”。

——《一切的一切,都交给时间吧》/山本文绪 著/王蕴洁 译/中国友谊出版社/2019

·09·

“几十年来,美国政治和文化

最尖锐、最被尊敬的观察家。”

琼·狄迪恩

Joan Didion

1934.12.05-2021.12.23

美国女作家、记者,在小说、杂文及剧本写作上都卓有建树,在美国当代文学领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代表作有《蓝夜》《向伯利恒跋涉》《奇想之年》等。

要承认这一点很难。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一直被灌输这种道徳观:别人、任何人、所有人,都一定比我们自己更有趣;我们被教导要谦虚谨慎,不能出风头。只有幼稚的孩子和年迈的老人会在早餐桌上谈论自己的梦境,沉浸在自我的世界之中,无所顺忌地回忆起海滩边的野餐、在自由女神像脚下草坪上穿的那条心爱的裙子、科泉市附近某条小溪里的虹鳟。

——《向伯利恒跋涉》/琼·狄迪恩 著 / 何雨珈 译/中信出版集团·北京时代华语/2021.6

·10·

“他在西方书写中国”

史景迁

(又名:乔纳森·斯宾塞)

Jonathan D. Spence

1936.8.11-2021.12.26

历史学家,与孔飞力、魏斐德共同被誉为费正清之后的美国汉学三杰。代表作有《追寻现代中国 : 1600-1949》《王氏之死 : 大历史背后的小人物命运》《太平天国》等。

我刻意试着让这个故事保有乡下风味和地方色彩,因为过去对近代以前中国乡村所做的描述,不是取材于特定的地方,而是在广大的地理区域和极长的时间内搜索证据,这一过程几乎无可避免地会失去个人的特性。

——《王氏之死》/史景迁 著/李孝恺 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09

永远停留在我们记忆深处的

还有他们

张传玺

1927.2-2021.2.27

历史学家、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代表作有《秦汉问题研究》《中国古代史纲》等。

王良贵

1972-2021.4.6

作家、诗人。出版长篇小说《地点上的人物》,诗集《幽暗与慈悲》《火的骨头》。

张培基

1921-2021.6.27

翻译家。其译作《背影》《落花生》《白杨礼赞》等在英文世界广泛传播,代表作《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

白化文

1930.8.27-2021.7.6

敦煌学家。代表专著有《敦煌文物目录导论》、《佛光的折射》等。

瞿广慈

1969-2021.7.31

雕塑艺术家。曾举办个展《天堂游戏》《The Power》等。

刘绪

1949.3-2021.9.26

考古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代表作《晋文化》。

刘拓

1990.2-2021.10

青年考古学者。在考察洞窟壁画过程中坠崖去世,曾出版考古文集《阿富汗访古行记》。

唐纳德·斯通

Donald David Stone

1942.1.17-2021.1.21

英国文学研究者,代表作有《维多利亚小说中的浪漫主义情怀》《对话中的马修·阿诺德:与未来的沟通》等。

保罗·拉比诺

Paul Rabinow

1944-2021.4.6

人类学家、美国主要的福柯思想介绍者之一。出版有《福柯读本》《摩洛哥田野作业反思》等。

艾瑞·卡尔

Eric Carle

1929.6.25-2021.5.23

美国儿童文学大师、插画师。最著名的作品是《好饿的毛毛虫》。

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

Christian Boltanski

1944-2021.7.14

法国艺术家。2018年首次在中国举办个展“忆所”,代表艺术作品《死去的瑞士人》。

理查德·罗杰斯

Richard George Rogers

1933.7.23-2021.12.18

英国建筑师,其最知名的作品包括巴黎蓬皮杜艺术和文化中心等。

爱德华·威尔逊

Edward O.Wilson

1929.6.10-2021.12.26

美国生物学家、博物学家,向公众普及“生物多样性”一词,代表作《社会生物学》《昆虫的社会》等。

特别致敬

“倾尽一城花,只为奠一人”

袁隆平

1930.09.07-2021.05.22

农业科学家,“杂交水稻之父”,“共和国勋章”获得者。

我们是学农的知识分子,特别是在建国之后,受到国家培养,是想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的。面对全国粮食大规模减产,几乎人人吃不饱的局面,作为一名农业科技工作者非常自责。本来我就有改造农村的志向,这时就更下了决心,一定要解决粮食增产问题,不让老百姓挨饿!

——《袁隆平口述自传》/ 袁隆平 口述 辛业芸 访问整理/湖南教育出版社/2010

上一篇:一只神兽